指導醫生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王耀國
連日來,泉州氣溫進入“速凍”模式,記者從市區各醫院獲悉,低溫冰凍天氣對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是一個嚴峻考驗,近期患者有所增多。日前,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接診了一名39歲的男子,其持續一周胸痛、氣促,沒有在意,在癥狀加劇1小時后才就醫,結果查出急性心梗,伴有心源性休克,慶幸及時搶救,最終逃出“鬼門關”。
胸痛一周查出急性心梗
手術開通血管挽回一命
39歲的劉先生身高180厘米,體重100公斤,雖無高血壓,但平日愛抽煙、不愛運動,常熬夜。近期天氣轉冷,劉先生偶爾有點胸悶,沒有在意。一周里,他明顯感覺胸悶痛伴有氣喘,覺得是作息不規律、身體勞累的緣故,想著休息一下就會好。
一天凌晨,劉先生突感胸口疼痛劇烈,面色蒼白直冒冷汗,家人緊急送他到當地醫院就醫,因病情危重,凌晨4時許轉診到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經檢查,劉先生被確診為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經評估后需緊急做手術開通閉塞的血管。盡管他的手術很順利,術后仍出現血壓低、心率加快的狀況,有心原性休克和心衰表現,最后使用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和“救命神器”ECMO搶回生命,劉先生逃出了“鬼門關”。
較大幅度氣溫下降
對心腦血管健康不利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王耀國介紹,較大幅度氣溫下降對心腦血管健康不利。天氣寒冷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血流緩慢,心腦負荷加重,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血壓增高也易傷心,誘發高血壓心衰和急性冠脈綜合征,就會出現不穩定型心絞痛、心肌梗死等。此外易導致外周血管并發癥,其中Ι型主動脈夾層發病兇險,死亡率高。
王耀國稱,近年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發病日益年輕化,以前認為冠心病都是老年病,但現在三四十歲的病人不少,這與中青年群體生活壓力大、作息不規律、經常熬夜密切相關。
“患者會突然劇烈胸痛或胸部憋悶,如有不明原因胸背痛、腹痛等也要留心。”王耀國介紹,如果出現突發性的心前區壓榨性疼痛、胸悶塞感,像大石頭壓著胸口,持續時間在20分鐘以上仍不能緩解,并且伴隨有大汗淋漓、面色蒼白、嘔吐、惡心、瀕死感等癥狀,就要考慮是否心肌梗死。此外還有一些不典型表現,患有肥胖癥、三高且平時沒有上腹部不適患者,如果出現胃疼、胃部有燒灼感的就要注意了;還有的會牙痛、牙關發緊,反復發作也需要引起注意。
胸痛胸悶不要扛
慢性病應規律用藥
王耀國介紹,有的患者出現胸痛胸悶,以為是勞累所致,拖延治療,但心肌梗死癥狀越扛越重,拖的時間越久,壞死的心肌細胞越多,死亡風險越高,建議盡早撥打120,爭取從發病開始120分鐘內開通閉塞血管。
寒潮侵襲下,氣溫驟降,不論是中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要呵護好心血管,注意保暖,防止體溫過低和血管收縮。對于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糖、高尿酸等慢性病患者,要遵循醫囑規范用藥,根據季節溫度變化調整用藥,勿自行更換或停止藥物治療,如有不適或疑惑,應及時咨詢醫生。寒冷天氣還是要適當鍛煉,有助于增強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環,降低患病風險。冬日里要保證睡眠,尋找適合自己的減壓方式,如運動、出游、交友等。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