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網12月18日訊 連日來,在永春縣蘇坑鎮,偌大的工業園區里,一股項目建設的高潮正在此起彼伏推進中:工程車輛來回穿梭,施工設備轟轟作響,不同的施工現場熱火朝天,項目現場建設正酣。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蘇坑鎮黨委書記陳慶丹告訴記者,十九大精神使我們思路更清晰、干勁更足,對蘇坑鎮而言,為了能讓陶瓷等資源產業突破瓶頸,我們要結合本地實際,充分利用本地資源稟賦,圍繞陶瓷產業的上下游進行招商,走專業化、產業化的招商之路,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去年,蘇坑鎮的新班子成立后,本著全力打造工業強鎮的原則,圍繞著現有陶瓷產業進行認真招商,狠抓落地促建設,提供優質服務,成立了由該鎮副書記為組長的工業園區日常管理小組,服務跟蹤落地的企業建設進展,管理工業園區的日常建設進展;在服務在建項目方面,一手抓企業的規范建設,確保有序進展,一手抓申報手續、圖紙審批等。
成績見效明顯。去年蘇坑工業園區引進3家企業,今年引進4家企業,在談的有3家,目前工業園區已初具規模,有嵩興、萬嘉、榮鑫陶瓷等14家企業入駐,擁有生產日用瓷、工藝品等生產性企業,從業人員1000多人,年納稅額突破千萬元,成為永春縣鄉鎮級規模最大、入駐率最高的工業園區。
“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要落實到行動上。結合我鎮實際,我們編制《永春縣蘇坑陶瓷工業小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并嚴格按照標準執行,工業園區基本實現通電、通路、通信、通排水、通燃氣、平整土地等‘五通一平’。”蘇坑鎮鎮長潘雙貴說,2017年,該鎮投入1563萬元完成對工業園區排水、排污、路燈、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以更優良的環境增強園區的集聚和競爭能力,吸引更多更強的企業進園投資興業。
今年35歲的嵩安村村民陳添財原來是貧困戶,后來在電商協會的培訓下,掌握了做電商的基本知識,現在在為蘇坑鎮的陶瓷企業做“一件代發”,即使淡季的時候,一天也能代發600—700件,一個月賺近萬元。
2015年11月18日,蘇坑鎮電商協會成立。蘇坑鎮內包括本地、德化、廈門、泉州等地的電商人紛紛加入,之后,該協會定期定時針對陶瓷等產業開展電子商務培訓班,為工業園區企業輸送電子商務人才。2017年以來,該鎮共開展淘寶注冊、支付寶實名認證、大型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等電子商務培訓班10場次,培訓電子商務人才500多人次。傳統陶瓷產業搭上電商的翅膀,得到了更好的起飛,帶動蘇坑工業園區企業的轉型升級。目前,蘇坑鎮通過電商銷售的陶瓷產品年價值超1億元。
而2016年以來蘇坑鎮共投資1.28億元完成技改企業4家,通過技術創新帶動產業飛速發展。其中耀誠玻璃科技有限公司連續2年加大技改力度,2016年被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評為“泉州市智能制造示范數字化車間”,2017年購進智能設備,正在申報省級智能工廠。蘇坑工業園區2016年共有8家企業申報縣科技計劃項目,其中嘉悅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計劃在2016年—2017年開展“嘉新”煮茶器的研發及推廣。
“十九大報告明確了我國將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陳慶丹說,下階段,蘇坑鎮將積極推動,讓“十九大精神”走進企業,讓企業作為創新的主體,在深入學習十九大精神的過程中,激發創新活力,挖掘創新潛能;同時,還將圍繞科技含量高、產品層次高的企業進行招商,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蘇福彬 葉國強)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