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只要大家一起咬緊牙關,搞好‘冬訓’,苦練內功,經濟回暖‘春天’到來時就能取得好成績。”近日,鯉城區召開區委常委(擴大)會議,部署沖刺第四季度經濟指標、謀劃“十三五”等相關工作,要求各級各部門牢固樹立危機意識和決戰思想,全力以赴調動方方面面的力量,決戰第四季度。
今年前三季度,鯉城區每平方公里(可開發面積)GDP產出超6億元,密度全省靠前;合同利用外資增長376.9%,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規上工業品產銷率達到98.1%;金融業實現增加值26.66億元、增長13.7%,占三產增加值比重近三分之一……今年以來,鯉城全區上下共同努力,突破宏觀經濟形勢、自身發展載體不足和體制機制限制等不利因素的制約,經濟社會發展亮點頻現。
創新驅動轉型升級
近日,省科技廳公示2015年度福建省高新技術企業擬認定名單,鯉城區18家企業上榜,約占全市1/4,所認定數達歷年之最,實現歷史性突破。這是該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促進創新引領轉型發展所結下的碩果之一。
為進一步推動更多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轉型升級,提高高新技術產值,鯉城區大力推進“中國制造2025”和“數控一代”示范工程,繼續培育一批“數控一代”、“科技小巨人”企業,強化梅洋塑膠等10家示范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制造試點示范帶頭作用,鼓勵企業深入實施兩化融合發展。該區還積極引導泉州高新區創客夢工廠、萬祥商城、泰克創客空間、家世比創業園等打造重點突出、資源集聚、服務專業、特色鮮明的創業創新載體,激發創業創新活力。同時,加快推進鉑陽精工(CIG靶材項目)、鈞石能源(高效太陽能)、火炬電子(新廠)、鴻星爾克(舊廠改造)、寶峰鞋業(石墨烯EVA發泡材料)、百源機械(互聯網+針織智能制造+金融)等重點工業項目,通過創新轉型提升效益。
“像抓工業一樣抓三產”,鯉城區三產占GDP比重達到57.5%,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該區將加快金融業發展,爭取引進更多銀行和保險、證券、基金、期貨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在鯉設立區域總部或分支機構。推動文化、科技、旅游三大產業深入融合,重點推進新門文旅街區、新海絲文化空間、面粉廠片區改造等項目加快建設,推動東亞之窗文創園、海濱動漫創業產業園等項目盡快開工。加快溫陵商貿中心商貿區、新天城市廣場、中駿商城、百腦匯、開元盛世廣場等“大賣場”建設,扶持現有汽車汽配、醫藥、電子IT等17個專業市場做大規模。
項目帶動城市更新
在近日召開的2015年泉州市(北京)央企專場招商洽談會上,鯉城區與中國葛洲壩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簽約《濱江片區(金塔段)系列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該項目位于鯉城區江南新區北部沿晉江岸線,東至規劃內環路、北至江濱南路、西至常泰路、南至規劃仙巖路。規劃面積約3131畝,總投資約157億元。一期甲乙雙方重點圍繞濱江片區(金塔段)的系列基礎設施項目進行投資建設,概算投資30億元。該項目的成功簽約,將有力帶動站前大道兩側片區的建設,為江南新區建設增添新引擎,進一步推動鯉城經濟社會跨越發展。
第四季度是施工黃金季節。鯉城區將上足機器、設備、人力,加快55個在建重點項目建設步伐,確保完成53億元的年度投資任務,真正發揮重點項目的帶動引領作用。在古城,該區將積極探索古城保護提升的新機制、新舉措,精心制定古城保護提升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全力以赴推動西街片區改造、閩南生態文化園建設和中山路沿線繁榮。在新區,該區將著力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并結合江南新區的自身優勢,高起點、高標準實施濱江新城(一縱)、站前大道兩側(一橫)、筍江新城、紫帽山-烏石山等“四大片區”開發建設,推動產城融合,展現江南新區“主城”形象。 (林朝陽)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