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考古癡”劉志成研究認為——
錫蘭王子名字有新解
【核心提示】
明代時期,前往北京朝貢的錫蘭(即斯里蘭卡)王子返程時,因自己國家發生動亂、父親王位被篡,只好輾轉留在泉州,并在泉州生根發芽。王子取姓名中的“昔(世)”字,以此作為姓氏“世”。這是泉州人熟知的典故。一直以來,學界認為錫蘭王子的名字為“昔(世)利把交剌惹”。
昨日,泉州考古工作者劉志成表示,經過多番查證,他認為“昔(世)利把交剌惹”并非錫蘭王子的名字,而是王子的姓氏,王子的名字應為“亞烈葛佛蔭”,一直以來的誤解應該到此結束了。 □泉州網-泉州晚報記者 廖培煌 鄭建平 實習生 劉立峰 文/圖
流傳
錫蘭王子名字 為“昔(世)利把交剌惹”
1996年,劉志成在泉州發現“世家坑”,成為當時全國重大的考古發現,引發相關部門調查錫蘭王子后裔在泉州的情況。1999年5月,因“世家坑”墓葬群遭破壞,《泉州晚報》進行了披露,由此引出世居泉州古城、從不顯山露水的王子后裔露面。學界參考文獻和公開發布的資料,認為錫蘭王子的名字為“昔(世)利把交剌惹”,并一直引用至今。
“錫蘭王子名字事實上不是‘昔(世)利把交剌惹’。”昨日中午,在泉州市區馬坂巷的家中,劉志成表示,他想通過媒介公布他的新發現,糾正以前的誤解,希望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和文史愛好者的關注。
查證
王子來中國進貢 真名應為“亞烈葛佛蔭”
要推翻一直以來的認知,有什么樣的佐證和判斷呢?
劉志成拿出了2張《明英宗實錄》頁面的照片,該書為《明實錄》的一部分,由貼身史官記錄皇帝起食飲居、處理政務、外交事宜等的真實情況。《明英宗實錄》卷304記錄:天順三年六月戊午,錫蘭山國并滿剌加國王子蘇丹芒連沙各遣使亞烈葛佛蔭等來朝,貢珊瑚、寶石、乳香、錦衣、鶴頂、薔薇露等物。卷305對回國的記載:天順三年七月庚子,錫蘭山國王葛力生夏剌昔利把交剌惹,遣使來朝,貢方物。賜宴并彩幣表里等物,仍命來使賚敕并彩幣表里歸,賜其王及妃。
天順三年即1459年,這和諸多史料記載的錫蘭國國王曾于1436年、1445年、1459年三次遣派兒子作為使者進貢朝覲相符。
《明英宗實錄》的記錄里,使者為“亞烈葛佛蔭”。故此,劉志成認為,500多年前曾替父王來朝進貢的錫蘭王子名字為“亞烈葛佛蔭”。
推斷
被誤解的名字 實為其父親之名
那么,一直以來被認為是王子名字的“昔(世)利把交剌惹”,又是什么?
“這是錫蘭王子父親即錫蘭國王的名字。”劉志成說,20多年前,斯里蘭卡駐中國大使館一等秘書曾來泉州訪問,他與對方探討過這個問題,但對方也沒有頭緒。后來,他在翻閱關于古錫蘭國習俗的書籍時了解到,古錫蘭與亞洲很多國家的后人繼承姓氏習慣有所區別。在古錫蘭的一些名門望族中,父親的名字往往被作為兒子的姓氏繼承。
可以明確的是,錫蘭山國王全名為“葛力生夏剌昔利把交剌惹”,其姓氏應該是“葛力生夏剌”,名字為“昔(世)利把交剌惹”。也因此,“昔(世)利把交剌惹”被王子作為姓氏使用。
去年8月,劉志成中風,后來一直在家療養,并潛心翻看資料。“這個一直環繞在我腦海里的問題,算是最終解開答案了。”他說,王子全名為“昔利把交剌惹亞烈葛佛蔭”這點應該是無誤的。當然,學界若有其他發現,也可以就此進行探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