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嘉賓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蔡洪濱
福建盼盼食品集團董事長蔡金垵
福建省銀監局副巡視員劉子榮
□專家觀點
蔡洪濱:經濟增速將在第三季度上升
(實習生 洪偉烈 記者 王志前)已然過去的2012年對中國民營企業來說不啻經濟寒冬:歐洲經濟危機加劇和美國經濟復蘇乏力造成出口貿易下降;國家采取緊縮的貨幣政策造成企業融資難;企業業績下降,長期成本卻還在不斷上升。在2013年,民營經濟面臨的種種壓力是否會有所緩解?中國經濟何時能夠走出上行曲線?在昨日的大講壇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蔡洪濱給出了自己的觀點:形勢很嚴峻,曙光在前方。
“從GDP增長來看,過去的兩年連續放緩。而實際經濟形勢更為嚴峻:工業發電量增速減緩,2012年同比增長4.8%,2011年11.4%;鐵路貨物運輸量下降,2012年鐵路貨物運輸量下降0.7%,2011年增長8%;財政收入增長幅度大幅下降,2012年增長12.8%,相比2010年21.3%、2011年25%的增長大幅下降。能源消費總量增速下降,出口增速放緩,中國制造業PMI接近最低,消費者信心指數PPI連續多月負增長。”蔡洪濱用了很翔實的數據來說明當前經濟形勢的嚴峻性。
而對于企業來說,面臨的則是更為實際的困難:短期需求下降,出口增速下降,凈出口減少,出口企業內憂外患;緊縮的貨幣政策,中小民營企業經營困難,大型企業業績下滑,上市公司(銀行除外)利潤縮水……
雖然經濟形勢嚴峻依舊,然而蔡洪濱卻大膽預判,中國的經濟走勢在下半年有望上升。而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蔡洪濱有自己的理由。
“國際經濟復蘇跡象已經相當明顯,從整體上來說,國內經濟再惡化的幾率幾乎為零。與此同時,中國經濟正處在中國過去30年經濟周期的‘換屆效應’的轉折點,中國經濟增速預測將在今年的第三個季度上升。”蔡洪濱表示。
蔡洪濱還認為,下一階段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將會放在新型城市化上,對于企業來說這也意味著機會。
張志學:爭做“國際運營型領導”
(記者 莊娜芬 實習生 吳慶紅)“什么樣的企業才能夠和諧運行?是將環境、戰略、組織建設三者有機整合的企業。”在昨日的青年閩商大講壇上,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張志學做了以“善變之道:中國企業領導力的變遷”為主題的演講。他表示,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外部環境不斷發生變化,對企業領導力也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只有“國際運營型領導”才能帶領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各個階段,共產生了三種類型的企業領導者,在當時的內外部環境下帶領企業走向成功。”張志學總結道,第一種是產生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政治智慧型領導者”,聯想就是當時成功企業的代表。
張志學認為,第二種則是產生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市場經濟開始確立時期的“業務專精型領導者”,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和百度CEO李彥宏就是這個時期的成功企業家代表。
張志學表示,進入21世紀后,市場經濟走向成熟,企業面臨的主要挑戰來自于國際企業的競爭以及國外社會文化環境帶來的挑戰,這就要求成功企業家的主要經營策略要創新建立優勢,整合國際資源,遵循國際規范及開放的文化,這就需要企業具備綜合的組織能力,這就要求企業家要成為“國際運營型領導”。“華為總裁任正非就是‘國際運營型領導’的代表。當華為陷入‘冬天’時,他通過斷臂求生,聚焦業務,穩定組織,配股核心員工,開拓網絡市場,重兵布局挺進海外等策略,帶領華為走出了‘冬天’。”
張志學表示,總而言之,更高的組織運營能力和寬闊的國際視野,是當前經濟形勢下成功領導者素質的關鍵。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